湖南省军区连续26年在桑植老区扶贫攻坚记事
资料图片:帮助村民修路。
新华网消息:“省军区扶贫两年,谷家坪村换新颜。杂粮变成白米饭,家用电器样样全。谁说军人只打仗,攻坚扶贫写新篇。”这是湖南省桑植县刘家坪 白族乡谷家坪村民间艺人最近为湖南省军区第22任扶贫工作组创作的一首题为《建整扶贫丹心颂》的诗歌,它表达了全村730多位村民的共同心声。
桑植县地处湘西北,是贺龙元帅故乡、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心和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受自然条件影响,到上世纪80年代末,桑植县仍有三分之一 的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1988年以来,湖南省军区每年(后每两年)选派一名副团职机关干部、一名连职干部组成扶贫工作队进驻桑植,重点帮扶一个特困 村、镇脱贫。先后筹集资金7100多万元、物资价值1500多万元,帮助4个乡镇、9个行政村及周边部分村镇6万人稳定脱贫,为老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 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用真情筑起了一座爱我人民的不朽丰碑。
不管形势怎么变,“感恩老区、回报人民”的信念始终不变
1988年7月,省军区领导到桑植县考察,在一些偏僻山村的苗族、土家族和白族村民家里还贴着“跟共产党走”的对联,墙壁上还保留着革命的标语。
目睹这一切,省军区领导深深感到,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倾其所有支持革命,许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有责任帮助老区群 众消灭贫穷,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当年,省军区党委主动向湖南省委、省政府请缨,将桑植县定为省军区的扶贫点,每年(2007年后改为每两年)从省 军区机关选派1名优秀的副团职干部担任扶贫队队长,重点帮扶一个特困村镇脱贫。从省军区直属单位挑选1名优秀的连职干部驻村,带领群众抓好扶贫项目落实。
1988年底,湖南省军区司令部正营职参谋江秀章被派往桑植县担任第一任扶贫副县长,负责扶贫利福塔乡利福塔村。这是个“走路靠脚板,运输靠背 篓”的地方。江秀章到任后,背着行李住农家,和农民一样吃红薯。为了找水,他带人走遍了全乡的每一个山坳,在一个105米深的天坑里找到了水源,经过3年 奋战,打井3眼,修水渠1250米,使长期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一大难题得到解决。当泉水流到各村各户时,全乡沸腾了,男女老少齐声高呼:共产党万岁!解放 军万岁!
洪家关是贺龙元帅故居所在地。省军区扶贫队来之前,有化香峪、七湾村等9个村不通公路,从山上到乡上,远的要走1天。小孩上学,村民赶集,得涉 水过河,遇上山洪,经常淹死人。2004年底,第十六任扶贫队长罗峰边筹资边带领民兵炸山岩、砌护坎、担砂石。沿线9个村的群众都加入到了开路大军,仅3 个月就修起了一条12公里长的水泥路。村民们都说:“省军区工作队是真扶贫、真干事,跟着他们干,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银丰村村民刘定卫一家三口,住在一个海拔四五百米高的山头上,家里一直靠点煤油灯生活。2007年3月,驻村扶贫队员黄明河来到他家,想请他们 搬下山去,可倔强的刘定卫脸色铁青,一声不吭。黄明河没有气馁,一有空就爬上山找刘定卫,见得次数多了,刘定卫才说出了实情,原来他是想看着山上的几亩田 地,不愿下山。有人说刘定卫不识好歹,劝他不要管。但黄明河仍没有放弃,他把村干部请到刘定卫家商议解决办法,协商7次之后,决定架一条4000多米的专 线到刘定卫家。黄明河和工作队成员想方设法筹集资金2万多元,发动村民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义务投工投劳,终于把电线架到了刘定卫家。
2012年,为解决龙潭坪镇云头山村茶园组部分村民居住地存在滑坡落石的安全问题,省军区第21任扶贫工作队在村部周围平整了14亩移民集中安置点,9户村民、44人在这里建成了交通便利、水电齐全、文化活动器材等配套设施完善的新农村住房。
历届党委班子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任连着一任抓,派出的扶贫工作队就像一颗颗钉子一样,铆在了桑植的崇山峻岭之间。湖南省军区党委认为,树高千丈 不忘根,漠视群众就是忘本。26年来,省军区经历了3次大的体制编制调整,人少事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但不管形势怎么变,省军区历届党委“感恩老区、回报 人民”的信念没变,始终把桑植扶贫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紧抓不放,做到工作再忙不忘扶贫工作,编制再减不减扶贫力量,经费再紧不减扶贫投入。
不管班子怎么变,“群众不脱贫,部队不收兵”的决心始终不变
桑植扶贫任务艰巨。曾有人说,在桑植扶贫难出成绩。对此,省军区党委领导始终态度鲜明:“桑植老区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省军区宁可不出成绩,也要在桑植扶贫!老区一天不脱贫,省军区一天不收兵。”
“祖祖辈辈就这样,发财致富不是山里人的命”、“架桥修路,不如给钱给物”……长期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使得桑植群众对山外的世界缺乏了解,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比较严重。工作队刚进驻新的扶贫点时,常常遇到群众不支持不理解。省军区历任工作队在做好经济扶贫的同时,坚持坚持扶贫先扶智、 脱贫先脱愚;共播放政策宣教片50多部,下发政策宣传资料10多万份,张贴致富标语200多条,组织外出参观40多批次,召开村民大会、座谈会300多 次,每任工作队都在驻点扶贫初期对所有农户上门走访一遍;还举办技能培训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邀请畜牧专家、技术能手、科技特派员来村,手把手地教方 法、传经验、送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生产技能和发展本领,使他们真正掌握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要想群众早致富,先建一个好支部。”这是省军区22任扶贫工作队在实践中形成的共识。苦竹河村村民覃基雄原是一个工厂的车间主任,2000年 初听说省军区在村里扶贫后,主动回乡发展,在扶贫工作队的扶持下进行立体农业开发,建起了水果示范园、专业养殖场,短短3年时间就初见成效。2002年 初,覃基雄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带领全村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了5倍,由原来的800多元达到4000多元。三屋洛村过去党组织建设 比较落后,村组之间不团结。工作队耐心地给他们讲道理、做工作,手把手地教他们抓班子、管干部、促和谐,使各种矛盾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在扶贫队员的引导 下,村支书王贞求主动放弃年收入5万元的装修公司项目经理职务,留下来带领群众搞建设。村主任李远用为了支持修路,把自己全家8个人的责任田全部无偿贡献 出来,公路占了谁家的地,就从自家拿出一块来补偿谁,使三屋洛村5.8公里的通组公路得以圆满完工,自己也积劳成疾,累死在脱贫战线上。
26年来,省军区党委班子换了7届。不管班子怎样调整,领导如何变换,省军区帮助桑植脱贫的决心从未动摇,工作力度一年比一年大,覆盖面一年比 一年广。每届领导交班,自觉交好扶贫班;每位主官上任,先到扶贫点走访;每年召开一次常委会,专题研究扶贫工作;每任新老队员交接,省军区主要领导都到扶 贫点现场组织,与市、县主要领导交换意见,确定新年度扶贫思路。自1988年以来,省军区领导先后有120人次到扶贫点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具体问题。目睹 省军区一批又一批来到桑植的官兵,当地群众噙着热泪奔走相告:“贺老总的部队又回来了!”
不管人员怎么变,“军民鱼水相依”的情感始终不变
26年来,一批批扶贫队员重拾胶鞋、草帽、挎包、水壶、手电、单车“六件宝”,吃农家饭,睡农家床,说农家话,想农家事,干农家活,真正与农民打成一片,做到群众所思、所想、所求心中有数。
洪家关乡七湾村的特困户曹泽秀,丈夫早年去世,女儿远嫁他乡,2003年,患精神病儿子把她打成重伤,还一把火把本已穷困不堪的家付之一炬后走 失。从此,曹泽秀只好靠帮人干活,今天东家住一天,明天西家吃一顿,过一天算一天。2005年初,省军区扶贫工作队到七湾村扶贫,时任扶贫工作队队长沈玉 海得知情况后,专门找到孤苦伶仃的曹泽秀。“大娘,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亲人,我就是你的儿子。”沈玉海的一席话说得曹泽秀泪如雨下。随后,沈玉海筹措资 金,多方奔波,专门为老人建起了三间新瓦房。完工的那天,大娘又笑又哭,激动得说不出一句话来。这年春节,全村百姓家家户户都贴上了诸如感谢共产党、感谢 解放军的春联。
“肩挑篓背马匹托,夜半到亮没进城”,这是谷家坪老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顺口溜。虽然村里距县城的直线距离仅4公里,这个近郊村因无钱修路,一山 隔阻,使得村民进城要绕行20公里,村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穷山沟”、“穷窝窝”里。同时,该村还有3个村民小组无通组公路,村民之间串门走亲戚都要爬山 路、走田梗,生产生活十分不便。为彻底解决“行路难、进城难”的问题,亲临扶贫村调研的省军区首长现场拍板——一定要把路修通。扶贫组多方筹集修路资金, 克服施工困难,开山劈道,挖坡填壑。在开掘石山的过程中,扶贫队长阳耀被挖掘机炮机凿飞的石头砸伤小腿,半个月还未消肿,却一直“不下火线”;7月份,组 员杨凯的家在长沙,1岁的女儿发高烧10天,母亲住院均没人照顾,家里人照顾不过来叫他请假回家,但他却毅然回绝家人一直战斗在工地:“村里这条路不顺利 修通,我回家也不安心!”通路那天,全村老百姓欣喜万分,自发在村口燃放起了庆祝的鞭炮。81岁的谷志印老人紧紧握住阳耀的手,激动地说出了心里话:“盼 了一辈子的路,今天终于通了!”
像这样的事,不胜枚举。“丰碑屹立天地,党恩镌刻民心”、“舍生忘死驱贫困,呕心沥血为人民”……这一句句镌刻在石碑上的话语,道出了群众的心 声。26年来,每逢工作队撤离时,群众都是泪眼相送,难舍难分;有的群众,把扶贫工作队送去的衣服里三层外三层包起来,架到房梁上舍不得穿;每年征兵,桑 植都是全省入伍热情最高的县区之一;每年高考,县各所中学大批优秀学生首选报考军校和国防生。每个扶贫队员离开时,都会收到当地群众赠送的“千层底”,他 们动情地说:“当年红军是穿着草鞋走出去的,现在条件好了,我们就把这似海深情纳进‘千层底’,作个永久的见证”。
26年来,省军区先后有22名扶贫队长、45名驻村干部到桑植扶贫。他们带着省军区党委的信任,带着老区群众的期盼,把扶贫当成事业干,把群众当亲人看,用真情和汗水谱写了新时期服务人民的新篇章。(罗春亮、卓健、周仁)
资料图片:湖南省军区司令员黄跃进看望群众。
资料图片:积极组织民兵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金海军摄
资料图片:帮助扶贫村永顺县西米村,修通了公路架起了八一桥,图为竣工仪式。刘述光摄
资料图片:到群众家里慰问并了解情况。
资料图片:芙蓉区民兵在望城县黄金乡协助抢修电力线路。郭绍炎摄
资料图片:关爱湘西留守儿童,给他们送来了学习费用和学习用品。刘述光摄
资料图片:积极帮助地方群众提供种植技术。
资料图片:积极开展“包户服务”活动,采取送枝术、送物资、帮劳力方式,帮助老复军人搞好春耕生产。刘述光摄
资料图片:军民情深。
本文 陈佐博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chenzuo.net/post/415.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