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族乡:桑植县走马坪白族乡
今年,是桑植县洪家关、麦地坪、芙蓉桥、走马坪、马合口、刘家坪等6个白族乡成立30周年。做好白族乡成立庆典及其相关工作,是桑植县11万白族儿女政治生活中的一件...
探访湖南桑植白族乡 穿白族衣住白族房不会白族话
桑植白族也过“三月街” 桑植白族男女的服饰 贺龙元帅的故乡是湖南省桑植县的洪家关(晚报连日来曾做报道)。如今,贺老总的故居和陈列馆就在这里。洪家...
湖南省白族社会历史考察报告
为完成中泰关系史课题和云南省“十五”社科研究重点项目《白族史》,2003年8月25日-9月11日,我与张锡禄前往湖南西部的张家界市及周边地区进行了为期1...
张家界桑植白族打渔鼓筒
打渔鼓在明朝中期时兴跑江湖,即一人或多人抱渔鼓出门讨生活,背井离乡,靠渔鼓谋生,主要是为了迎合店家,满嘴油腔滑调,换来一点报酬,却养活了渔鼓艺人和他的家人。&n...
对桑植县白族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民俗文化,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由于民俗文化的集体性,说到底,民俗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民俗文化是社会属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当前世界上...
叶与根的亲情—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援助桑植纪实
“楚地西起喜历七百载今建白族乡;滇雁东徙曾经三十代原是民家人。”这是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确认桑植民家人为白族,批准洪家关、芙蓉桥、马合口...
歌词泄天机——桑植白族的认定
据说在建国后民族划分时候,湖南桑植白族一度认为是土家族,后来在一首民歌中,苍山、喜洲的准确表述,最终清晰指向大理与白族歌中唱到:“一拜祖先来路远,二拜祖先劳百端...
桑植白族融进武陵山脉的风花雪月
750年前,云南大理的300名白族人,因宋末元初的战乱,告别苍山洱海,告别蝴蝶泉,跋山涉水,终于在秀美澧水缠绕的武陵山脉停步,繁衍生息,幸福新生—— ...
湖南张家界桑植白族的历史文化变迁
摘要:湖南桑植地区是我国白族的第二大聚居地区。这支白族自宋末元初迁入至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在与周边诸民族的长期相处与交流过程中,桑植白族逐渐形成了与大理白族相异...
桑植白族历史文化概说
一、族源历史桑植白族原籍云南大理,自称“白子”、“白尼”。据历史文献记载,公元前2世纪时,云南大理地区居住着许多民族部落,统称为“昆明人”。《史记·西南夷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