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湖南桑植原生态民歌的艺术特点
桑植属张家界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属张家界旅游的西线旅游区即红色之旅,与桑植民歌是桑植旅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浓郁的民族风情与奇特秀丽洞、林、山、水自然风光,以及贺龙故居纪念馆,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构成了桑植极为丰富的自然红色旅游资源和“歌海”之称的桑植民歌。
有着本土音乐文化的桑植民歌有“歌海”之称,丰富灿烂的文化底蕴,浩如烟海。独特优美的民歌闻名中外,是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一支奇葩,是世代桑植各族人民创造出来的艺术珍宝,其具有很浓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这里的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所创造出来的文化,多以口头代代相传,民歌就是他们所创造的口头文学与音乐的结合,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决定了桑植各族的先民们交流感情,倾慕,爱恋的最捷之法,就是以歌代语,以歌传情,都是桑植劳动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其民歌代表了时代劳动人民当时的心声和生活的情景。丰富的曲式结构和独特的艺术在世界文化上堪称一绝。为了让桑植民族民俗文化与桑植民歌艺术更好的传承下去,在2006年5月桑植民歌被国家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这给热爱民族民间艺术的专家和学士们提供一个新的研究点。其实早在四五十年代左右就有很多专家跋山涉水地来到这片红色的土地采风与挖掘民歌。如国家著名作曲家白诚仁、鲁颂老师、省歌舞团级演员、省音乐研究会会长蒋慧鸣老师等。从他们口中所提到的桑植民歌就是纯美、原始。现如今已有很多好听的歌唱出国门了,如《马桑树儿搭灯台》、《上四川》、《郎从门前过》、《小小幺姑》等歌曲。曾有很多来桑植采风的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是桑植人就唱不好桑植歌”。桑植民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性,它包括本土方言的自由特征,也称西南官话,把方言音乐化形成歌曲,特点是桑植民歌中方言的“儿”发音,如哥儿、姐儿、花儿、叶儿等。再把声音旋律的多采性,节奏自由性。表现在民歌里的衬词以及衬腔。如《花大姐》:
“头上丫梳朵哇马哇云发呀,龙丫须呀耳丫环呀两丫边啦挂呀,两丫边啦挂呀;(白布纽子而裹哇,白布纽子而裹哇),绣哇花手巾儿紧啦紧啦紧啦紧紧扎呀哈,哪个不赞夸呀,(哎呀呀树儿喂呀)哪个不赞夸,啧啧!哪个不赞夸!”
(男白):“大姐儿你到哪里去的哦?”
(女唱):“哟哟哦!上四川来二哥哥儿。”
(女唱):“哟哟哦!萝卜丝儿来二哥哥儿。”
(男白):“那你的哪个眉毛毛儿个儿就长的好看了。”
(女唱):“哟哟哦!弯弯眉来二哥哥儿。”等歌曲含蓄风趣。四句体就运用了曲式中的起一承一转一合曲式,使得歌曲得以完整结束。五句体的特点在革命歌曲《马桑树儿搭灯台》中可以见到:
本文 陈佐博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chenzuo.net/post/422.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