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 桑植县中小学教师文化考试心理健康复习资料

桑植县中小学教师文化考试心理健康复习资料

陈佐 陈佐 2014年08月27日 原创 我要评论(0人讨论)点我,加微信关注 3077次浏览

1、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 (2)情绪协调,心境良好; (3)具备一定的意志品质; (4)人际关系和谐;
(5)能动地适应环境; (6)保持人格完整; (7)言行符合年龄特征。
2、简述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
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性偏差,进食障碍,睡眠障碍。
3、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4、简述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
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
5、简述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特征。
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6、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关于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同时,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
(2)关于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此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所以,我们应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0-2岁)、前运算(2-7岁)、具体运算(7-11岁)、形式运算(11-15岁)等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等概念。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本阶段的儿童不仅能够运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且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本阶段的儿童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本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本阶段的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8、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
    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9、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婴儿前期(0-2岁),主要培养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婴儿后期(2-3岁),主要培养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幼儿期(4-7岁),主要培养主动性,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童年期(7-12岁),主要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青少年期(12-18岁),主要培养自我同一性,防治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10、简述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关;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则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负相关;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他们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
(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与同情心;一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像的倾向性。有激励作用、生动活泼、富于想像并热心于自己学科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工作较为成功。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的行为更富有建设性。
(3)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的实验研究: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11、简述如何进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12、简述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2)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发散思维训练;(2)推测与假设训练;(3)自我设计训练;(4)头脑风暴训练。
13、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14、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15、简述中小学各个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初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高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16、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要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一是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二是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三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四是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17、什么叫遗忘?怎样依据遗忘特点组织教学?
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就叫做遗忘。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特点是先快后慢,然后趋于平衡。用图形表示通常叫遗忘曲线。从遗忘进程的规律我们得到启示:我们在教学中为了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就要做到及时复习。如果不及时复习,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多内容就会忘记,再去复习就会事倍功半,在还没遗忘或遗忘较少的时候就去复习,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8、什么是注意?注意有哪些种类?怎样运用注意规律优化教学?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种。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激,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刺激容易引起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有意注意是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充分发挥有意注意的效率,就要加深对活动目的的认识,培养广泛的兴趣和优良的意志品质,加强抗干扰的能力。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可以相互转化,无意注意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可以转化成无意注意。有意注意转化成无意注意后的注意就叫做有意后注意。
依据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善于运用声音的起伏高低、板书时运用彩色粉笔圈点重点、运用多媒体让静止的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等等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然后,通过讲解重点、难点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就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9、怎样运用需要层次理论优化班级管理?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68年提出来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
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已经满足的需要退居次要地位,不再是行为、活动的推动力量,新出现的需要转而成为最占优势的需要,他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并自行组织有机体的各种能量。
 依据这个理论,我们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关心学生的冷暖,尽可能让学生吃好、睡好、休息好,让学生的第一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然后就要强化班级纪律,尽可能不要让班级里出现大同学欺负小同学的现象,让学生在班级都有安全感。三是要教育学生相互关心与帮助,相互讲文明礼貌,让学生有归属感。四是要教育学生相互尊重,不给同学取小名和取不雅观的绰号,要教育学生尊重科任老师等等,形成相互尊重与友好的氛围。五是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与平台,适当开展一些班级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不断地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符合的一切事情,人尽其才,达到班级管理的最优化。
20、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⑴教育不应该只关注儿童思维的结果,还应关注儿童思维的过程。
⑵认识到儿童的自主性、积极参与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儿童通过自发地与环境进行相互作用,自主地发现知识。教师不进行说教式的教学,而是提供大量各种各样的活动,使儿童在活动中与现实世界直接互动。
⑶不强调对儿童进行成人化的思维训练,因为这容易导致对成人规则的肤浅接受,而不能达到真正的认知理解。
⑷承认发展进程的个体差异。皮亚杰理论认为,所有儿童按照相同的发展顺序,经过各个阶段,但发展速度不同。因此,教师必须尽力为每个儿童和各个小组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安排全班的活动。在评价上,也应如此。
21、什么是非智力因素?怎样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因素。这些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培养动机的主要方法是:目标与反馈、表扬与批评、竞赛与合作、期望与评价。
儿童兴趣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兴趣的范围不够广阔,泛化而无选择,不固定和不深刻,不够自觉。
培养兴趣的方法主要有:发展情感,培养乐趣;培养理想,形成志趣;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结合起来;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情感的主要方法是:以知育情,以情育情,以意育情,以行育情,以境育情。
培养意志的方法主要是:从小事做起,从平时做起,从今天做起,自我要求,自我激励、自我监督。
培养性格的主要方法是:提升世界观,优化心理因素,投入集体生活,加强实践活动。
22、什么是多元智力理论?这一理论对我们的教学有何启示?
多元智力理论又叫“多元智能理论”。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个体的智能是单一的、可量化的,而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这一理论被称为多元智力理论。这一理论对我们教学的启示有:
(一)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学生
第一,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才期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第二,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智力特点进行“对症下药”的教育教学,即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仅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有所不同,而且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领域有所不同。第三,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从智力的各个方面,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使我们对学生的评价确实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不仅现实生活需要每个人都充分利用自身的七种智力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且社会的进步需要个体创造出社会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而以上两种能力的充分发展才应该被视作智力充分发展的证明。从本质上讲,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创造能力,因为它主要是综合运用多方面的智力和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没有先例可循的新问题特别是难题的能力。由此,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新依据——我们教育教学内容的重点被定位为学生书面语言能力和抽象逻辑能力培养的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着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即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社会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第一,充分认识创造和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性。社会进步不会自动出现,未来世界需要我们去创造;个人价值不会在循规蹈矩中体现,美好人生只能在创造中实现。而由于儿童的大脑不受清规戒律的束缚,不受客观情理的制约,最容易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所以我们应该尽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第二,挖掘教育教学内容中的创造因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挖掘、增加培养创造能力的内容并进行创造性的教与学,使学生的创造意识不断萌发,创造能力迅速提高。第三,组织课内外、校内外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广泛地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真正落到实处。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人的智力领域是多方面的,人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需要的智力也是多方面的,现实生活需要每个人都充分利用多种智力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由此,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新支点──我们的学校教育再也不能片面地向学生展示某几个智力领域了,我们向学生展示的智力领域应该是全方位的,是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第一,课堂中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应该涉及多个智力领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以期调动学生的多方面智力潜能,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当然,具体到每一教学活动是否应该涉及某一智力领域以及如何涉及某一智力领域应取决于该智力领域是否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把握。第二,重新思考和设计课外教育教学活动。我们的课外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根据智力领域或知识范畴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不同兴趣小组的活动时间尽量错开,从而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向学生展示多方面的智力领域,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给学生展示特殊才能的舞台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一个个体都有相对而言的优势智力领域,如有的人显露出过人的“音乐天才”,有的则表现出超常的“数学天才”,而每一个体不同优势智力领域的充分发展才能使个体的特殊才能得到充分展示、个性得以充分体现,才能保证个体适应并立足于当今这个极具个性化的时代。由此,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促进学生特殊才能的充分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新借鉴──人的智力特点和表现是不平衡的,我们的教育教学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并努力挖掘每一学生特殊才能的巨大潜力。促进学生特殊才能的充分展示,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第一,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中,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并使其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对相关教学材料的接触和运用中得到最大化的发展。第二,注重培养和提高那些优势智力领域不属于传统学校教育重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我们的教师应该欣赏、重视传统教育下所谓“差生”的某一优势智力领域,使每个学生都生活在老师的欣赏与尊重之中,并由此培养所有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五)帮助学生将优势智力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力领域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是相对而言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而每个人都应该在充分展示自己优势智力领域的同时,将自己优势智力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力领域中去,从而使自己的弱势智力领域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由此,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帮助学生有效地发展其弱势智力领域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新思路¬——充分认识、肯定和欣赏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并引导和帮助学生将自己优势智力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力领域中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将优势智力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力领域,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第一,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之间的某些联系,并以此为切入点使学生对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完成的任务(弱势智力领域)与他最感兴趣的活动(优势智力领域)相关联。第二,引导学生将自己从事优势智力领域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力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智力领域。教师可以通过肯定学生在优势智力领域中取得的成绩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和自尊心,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他在从事优势智力领域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力特点和意志品质,如持久的注意力、积极主动的思维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等,然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自己从事优势智力领域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力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智力领域中。
23、什么是归因?归因理论对我们教学有怎样的启示?
归因是指个体根据相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而且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韦纳把人们的行为获得成功或遭到失败主要归因于四个方面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机遇。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而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无论对成功或失败均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会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倒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
教师要巧用归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成就动机。因为没有后退就没有进步。例如,当某个平时成绩在前几名的学生在某段时间连接几次考试成绩下滑,该学生情绪十分紧张、失望、烦躁、不知所措时,老师就应帮助该学生分析后退的原因,使其认识到几次失败的原因并不是自己的能力不够,即不是稳定性因素所致,而主要是自己努力程度不够,即是不稳定因素所致,而深信只要更加努力,放松紧张情绪,注意学习方法,那么,成绩很快就能恢复上去。不言而喻,这样的归因将有助于学生恢复自信心,放松情绪,增强自我期望,从而产生强烈的成就动机。对学习成绩一向优秀的学生,老师应帮助他们把成绩不仅归因于良好的稳定性因素,而且也应看到良好的内部控制点(努力程度)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使他们认识到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成功。这特别适合疲态期的“好”学生。
  我们要积极帮助学生增强自我成功感,克服无助感,增强其自信心。自我成功感的产生依赖于“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或强化,它启发老师应多给学生以关心、鼓励、支持、帮助等正面强化,而少给以批评、指责等负面强化,以维护和增强学生的自我成功感,尤其是对于原本就十分内向、自卑的学生就更应注意。然而,学生毕竟不是可被环境随意摆布的客体,在提高自我成功感,克服无助感方面,仅靠行为疗法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或强化和让无助感学生单纯体验“成功的快乐”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从认知,尤其从归因的角度入手解决,老师应尽量避免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对比较落后、自卑、内向的学生,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在运用“积极关注”或强化时应灵活机动,老师要考虑如何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更要考虑如何通过教学促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尤其是坚持性,踏实、勤奋,抗挫折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在帮助学生克服无助感时,应首先让无助感学生明白他们的失败主要由于努力不够而不是他们低能,帮他们树立自信心;同时,在循序渐进有步骤的训练和积极强化中,使他们的能力真正得以提高,学生的无助感也就自然会消除的。
归因理论告诉我们,教学的基础是对学生的行为做出归因,而教师行为则是对不同归因所做出的反应。对学生的行为做出什么样的归因,就会采取相应的教学行为。因此,明晰地鉴别学生的行为原因对教师的教学管理极为重要,有效的管理者应先正确地鉴别学生的行为原因,而后再采取相应的行动。当我们做了某事后,会有一些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归因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因为寻求理解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动因,人们试图去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他们试图去为他们的成功或失败寻找能力、努力、态度、知识、运气、帮助、兴趣等方面的原因。因此我们要学会归因管理,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24、简述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特点。
青春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之间的矛盾
身体急速成长—认为自己是成人—认为自己思想和行为属于成人水平—要求周围成人平等相待—要求信任与尊重。
(二)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独立意识强烈—要求摆脱成人—拥有独立自主的决定权—面对困难时希望得到成人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三)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青春期的儿童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向成人袒露)—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对成人不信任、不满—加速其封闭性—感到孤独和寂寞—希望得到理解—与同龄人推心置腹(“早恋”也许只是互为倾诉和倾听的对象)。
(四)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顺境时—果敢能干;逆境时—自暴自弃。
25、简述第一、第二叛逆期的异同点。
第一叛逆期在2-4岁期间,多在三岁左右;第二叛逆期出现在小学高年级至初中阶段的10-11岁至15-16岁。
相同点:一是都聚焦于独立自主意识增强、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主权;二是两个反抗期的儿童都出现成长和发育的超前意识,第一反抗期的儿童有“长大感”,第二反抗期的儿童有“成人感”。
不同点:第一叛逆期所要的独立自主性在于,要求按自我的意志行事,其重点是要求行为、动作自主和行事自由,反抗父母的控制,反抗父母过于保护和越俎代庖。他们所要求的独立行为中,有许多是力所不能及和不切实际的。第二叛逆期所要的独立自主性是要求人格独立,要求社会地位平等,要求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父母和有关方的控制。这种内在需求和对环境的要求是发展性的需要,是必经的,但也给他们带来许多不适应和不适宜,乃至困惑和危机。
26、怎样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逆反期?
参考要点:(1)逆反期是人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期,能否顺利度过,对他们后续发展至关重要;(2)教师要正确面对叛逆期这一客观现实,要运用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加以引导;(3)教师要理解学生多重矛盾的焦点所在是“成人感”与“半成熟”;(4)教师必须正视学生独立自主的需要,理解尊重学生。
27、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是心理发展表现为顺序性和阶段性。
人的心理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学生的心理发展也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它表现为心理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连续不断的发展,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如中学生的思维由形象思维发展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记忆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由直觉情感心理向理性情感心理发展等等。
  人的心理发展又表现为一定的阶段性。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表现出一些不同的心理特征。例如,少年的逻辑思维主要属于经验型,他们在进行抽象概括、归纳总结、推理论证时,仍要用具体形象作支持;而到青年期的成熟阶段,经验型的逻辑思维逐渐被理论型的思维所取代,他们已不满足于对已知的经验、材料的了解和记忆,而力求将这些经验和材料从理论上加以证明,并发现其规律性,以指导自己的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二是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人的心理发展一般是比较稳定的,即心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系统性,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都不会越过某个发展阶段或者任意改变其发展顺序。也就是说在—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顺序、每一阶段的心理变化过程和速度基本都是稳定的、相似的。这种稳定性还表现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学生的心理特征也存在着普遍性和共同性。即使是不同的种族,在不同的时代,这个年龄段思维的形象性基本相似,尽管他们在思维的深度、范围上有一定的差别。
心理发展的可变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人的心理发展程度和速度会发生某些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的变化,由于生理及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心理特征在程度上表现得可能鲜明(明朗),也可能较模糊;在速度上或快或慢,出现得或早或晚,经历的时间或长或短。例如:我国现今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新中国成立前同年龄学生相比已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三是共同性和差异性。
心理发展的共同性是指在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少年期和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都表现为一定的普遍性或相似性。而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是从许多学生心理发展的事实中概括出来的,具有一般性、本质性、典型性的特点。尽管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可以在某种范围和幅度上给心理发展以影响,但绝不能打破这种共同性。
正常发育的相同年龄阶段的中学生,其心理发展水平大体相同,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心理的发展也存在着个别差异。首先是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如人们所常说,有的人早慧,而有的人则大器晚成,有的学生在上中学前抽象思维已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而有的要到三、四年以后才发展抽象思维。在个性心理方面,如兴趣、爱好、性格、意志、能力等,中学生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性还表现在性别之间,如女生的言语能力较优,而男生的空间能力较强等等。  
28、师生和谐沟通的具体做法主要有哪些?
一是积极倾听;二是准确清楚的表达;三是适当回应;四是容忍学生的不同观点;五是赞赏学生的闪光点;六是力争论事不论人,不伤学生自尊;七是说话尽可能幽默点。
29、试论述课堂学习管理的基本原则。
(1)课堂教学中促使好奇心实现的方法:
刺激性或情境变化,制造悬念或不确定性,提供反馈等。
(2)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
创造新奇的事物;组织多样性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产生主观期待而产生兴趣;在提问上下功夫等等,此外,“利用小组进行学习”、“适当表扬”、 “让学生感到学习的重要性”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30、试论述保持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
(1)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在不断提高,但他们还难以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常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对自己估计过高,过于自信;二是自我评价过低,过于自卑。这两种极端倾向均对自我发展不利。学生既要接纳优点,也要接纳缺点,同时要注意根据自己的能力,建立适当的抱负水平。
(2)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小学时期是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生应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这对其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通过人际交往,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增进沟通与理解,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
(3)帮助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
学生情绪既容易受外界影响,又容易感情用事,情绪常大起大落。要维护心理健康,就应学会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
(4)帮助学生学习性卫生的知识
学习性卫生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变化加深了解,从而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
(5)帮助学生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有时候小学生面对的问题可能是自我调整不易解决的,那么,向专业的心理咨询专家寻求帮助就是必要和重要的。教师应让学生知道,求助心理咨询并不是因为有“病”,心理咨询是一种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为学生提供心理学帮助的过程。
(6)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如新生入学适应辅导、智力发展问题辅导、学习疲劳的辅导、学业不良的辅导等。

除非注明,发表在“陈佐博客http://chenzuo.net/post/276.html”的文章『桑植县中小学教师文化考试心理健康复习资料』版权归所有。
  • 微信
  • 陈佐博客微信号 szczbk 微信扫一下或长按微信二维码图片>>再点识别图片中的二维码>>点关注!发广告、新闻请发QQ邮箱:5957127@qq.com 谢谢支持!!!如转载请注明出处为“本文转载于『陈佐博客』原地址投诉。我们会在72小时内删除。
      «   2023年11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搜索
    最新留言
    • 网上张家界自助游
    • -------------------------------- 张宴的博客 --------------------------------
    • 陈佐博客京东合作网站
    • --------------------------------
    •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