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桑植民族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摘要:桑植地处湖南西北边陲,是一个拥有土家、苗、白等17个民族构成的民族县,桑植各民族沿袭着本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信神好祀,善歌乐舞,崇龙尚凤,嗜酸喜辣等民俗风情,自魏晋而唐宋而明清乃至现代,形成了独特的、不朽的民族文化,随着桑植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不断演变的趋势下,笔者,对当前该县节日文化、居住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进行梳理、分析,就民族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导向与推动力作了浅议,并从四个方面就民族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提出了个人的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民族文化 经济发展 作用
桑植地处湘西北边陲,是一个拥有土家、苗、白等17民族构成的民族县。由于长期处在封闭、停滞状态,桑植各民族沿袭着本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信神好祀、善歌乐舞,崇龙尚凤、嗜酸喜辣等古老风俗民情,自魏晋而唐宋而明清乃至现代,一直传承,千古不衰。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桑植各民族创造出了丰富而优秀的民族文化。如桑植土家族的“摆手”、苗族的“椎牛”、白族的“游神”,其场面恢宏,吸引着无数海内外专家学者来桑植研究民族歌舞起源。挖掘、抢救、整理好民族文化,不断通过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促进桑植经济发展,已成为当今各地激活经济一道新的景观。
一、桑植民族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种无可替代的资源,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几乎成为中地招商引资的各种文化节层不穷,其文化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愈来愈大。笔者认为,桑植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86.32%的民族县,其民族文化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节日文化、居住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四类。
一是节日文化。世界上无论哪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它已成为各民族生产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桑植上古时代,被称为“楚地”、“宋朝”属土司统治,清雍正七年,桑植改土归流前,以奇胲瑰丽,独树一帜的土著文化(楚文化的一脉)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土著文化以其“巫”、“俗”、“蛮”影响着桑植人。桑植各民族用习以为常的民族祀典、婚丧喜庆、生活应酬、游艺娱乐等民俗活动,不断诵唱着古老的谣曲、长歌。如土家族的过赶年、六月六、女儿会,白族的游神、还傩愿、请“七仙姑”、“玩水经灯”;苗族的“三月三”歌会、“四月八”联欢会、赶清明、赶秋、“七月七”等节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文化。
二是居住文化。桑植各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独特,加之甚古的民族文化浸淫,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文化蕴含浓厚的居住文化,居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各民族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个民族从落后走向昌盛、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活化石”。如土家族的吊脚楼文化就是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验的积累和智慧升华的产物,他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土家族物质文化的进步,也是精神文化进步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人们昭示着一个民族生活的一种精神,是固化、微缩了民族发展史。桑植白族住房多为两层楼房,分为主房、厨房、屋顶盖瓦,前面重檐,形成前出走廊的格局,白族人习惯住楼下,中间叫堂屋,是日常生活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楼上用以储藏粮食,一般不住人。门前坪地用石板铺成,作为夏天乘凉和晒谷之用,房屋四周多栽竹子、松柏、芭蕉、棕树、花草,环境宜人,基本达到了“天、地、人”合一的境界。
三是饮食文化。饮与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是天大的事。人类最初的食是茹毛饮血,随着稻作农业的兴起,食物来源的扩大和相对稳定,食方具有稳定的基础和人们对食的形成有了更多的选择,逐渐形成早期的食风。早期食风在一定范围内的流传人们对食的形成有了更多的选择,逐渐形成早期的食风。早期食风在一定范围内的流传与演变便成其为食俗,食俗经代代相传及改进,已深深地融入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制度文化之中,成为经久不衰的食文化。如土家族的熏腊肉,白族的“三道茶”,苗族的腌肉等,制作工艺特殊,风味独特。
四是服饰文化。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标志之一,长期的熏染对一个民族的精神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许多人对本民族的服饰喜爱有加,由此而滋生出奇葩。桑植土家族服饰在“改土归流”前,男女均穿斑斓花衣和八幅罗裙;“改土归流”后,男女服饰均为满襟款式,缀以花边,保持着自己的特色,新中国成立后大都着汉服。
二、民族文化对桑植经济发展的作用
民族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社会发展有机体中,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三位一体,构成社会发展的整体格局,民族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导向和推动作用。经济活动如果不注入一种文化价值,或者说缺乏特殊动因和规范,那它就容易变成一种纯物质利益的冲动、挥霍,经济的发展不是悲剧的必会是畸形的,所以随着加入WTO,为了保证把该县打造成张家界的后花园,扬弃该县的民族文化已是一种必然。
一是导向作用。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从来密不可分,文化与经济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文化是整体,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经济只是其中之一。民族文化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对文化需求日益增加,人们的社会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精神上、心理上的需要,比如,人们对书籍、音像、影视、艺术产品的需求,对娱乐服务、旅游信息、与网络服务的需求等等,即使是物质方面的需求,如衣、食、住、行也逐步趋向于文化化了,如穿衣不只讲究结实耐用,而更多的是关注美观、时尚和品牌等,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既要把民族文化作为事业来抓,又要把县域文化作为产业来抓,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等已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已将它唱响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据此,桑植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将桑植打造成为山青、水碧、天蓝、旅游、娱乐、休闲的张家界后花园。
二是推动作用。民族文化渗透于民族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民族文化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例证很多,文化特别是传统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是区域生产力水平较高或发展较快的地区,江浙一带素以“文化之帮”、“名士之乡”著称于世,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重的商业文化意识不能不说是经济发达的重要原因,进一步说:文化是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的宝贵资源,山东省的临朐县,虽是全国贫困县之一,他们靠挖掘文化资源走上了致富之路,全县形成了书画、装裱、奇石加工、旅游产品开发等十大系列40多个门类的文化产品生产基地,而且传统的文化资源只能进行现代化的转换和开发,就能产生巨大的效益,如美国的传统文化资源较中国要贫乏得多,但它的文化产业却远比中国发达。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花木兰,经美国人的演绎,可以带来3亿美元的经济收入。德国哲学家马尔库塞说:“观念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专门反映桑植历史的《碧血春秋—桑植人民革命史》大大增强了桑植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桑植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大公山,有亚洲第一洞—九天洞,有贺龙元帅的故居,还有古朴的苦竹河古镇,桑植要根据自己的特色文化,从民歌、民舞入手、打造桑植民族文化的拳头产品。把“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风景亮点和桑植文化精华充分服务,展示给世人,通过市场动作,从而形成相关的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由此可见,打造特色民族文化,既可以为经济振兴创造新的吸引力,又可以为经济振兴提供精神动力,还可以为经济品牌注入新的内涵。总之,在现代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从本源上看,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从发展上看,文化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动力与源,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生产力功能。
三、民族文化开发为经济发展服务必须把握三个度
文化是一种资源的观念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已获得广泛的认可,它和物质资源一道成为被开发利用的对象。针对桑植是个多民族居住的民族县,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桑植县要酝酿良好氛围,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借助文化台,大唱经济戏,从而推动桑植经济发展。桑植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针对桑植居驰各中外的张家界风景区不远的地理优势,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民族文化的投入,从而形成一种动态的文化景观以吸引中外游人的观光。民族文化的开发为桑植经济建设服务,必须把握三个度。
一是知名度。一个优秀的民族文化,要传承要发扬,必须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扩大知名度,否则这一资源将被闲置,如土家族吊脚楼文化,要想形成一道人文景观,必须就建筑历史、分布范围、建筑风格、建筑技术、装饰图案、文化内涵进行全面的整理挖掘,让外界有更全面、更透彻的了解,从此产生强大的磁场效应,吸引更多行人观光旅游。
二是保护度。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发展过程中,文化亦朝着大迥化的方向前进,在它所具有的包容性内力的驱动下完成自身的取舍,有的文化因此逐渐消失,我们开发的同时,要提高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意识,确保文化资源的完整性,从而造福于当代乃至子孙后代。如桑植县利福塔苦竹河古镇,我们要登记、挂牌,把它列为重点保护文物,提高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不仅是领导得的事,更是社会成员的共同行为,只有全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提高了,文化资源的培植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文化才能成为被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
三是开发度。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固然重要,但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则来自创新和吸纳新的能量。我们在开发利用民族文化时,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的思想来全盘统筹,把民族文化用活。如被称为“戏曲活化石”的傩愿戏在桑植保存最完整、佛戏、道统戏,仅桑植独存,属世界戏剧奇葩。桑植可否在把“傩愿戏”研讨观摩会办成一个国际性的盛大会议,以此为契机,广交天下友,广纳四方客,既开展贸易、交换,也做好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工人,只要宣传得力,准备充分,开发到位,这一形式必将为桑植经济的振兴带来福音。同时可把居住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配套开发,推动民族文化现代化进程,加快桑植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四、民族文化为经济发展服务必须搞好四个工程
文化反映着一种制度的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党的十五大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引人向上,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助于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人的浮躁心态,平衡各种其他手段所不能解决的社会矛盾,优秀的民族文化,不仅有利于民族创造力的发挥,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而且也是科技进步历史的形象表征。因此,搞好民族文化的建设,推动桑植经济的发展,要认真启动以下四个工程。
一是统一认识工程。建设民族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才、经费、开发与保护的问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县委、县政府要统筹安排,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克服短期效应的观点,增强发展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达到振兴民族经济文化的目的。社会各界要搞好配合,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做到认识统一,行动一致。
二是基础设施工程。要创造民族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只有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了,与外界的交往与合作,引进外资、设备和技术才有可能。桑植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还不理想,同参与大规模的市场经济尤其是加入WTO后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水、电、路必须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具有较大的辐射功能和远期功能。
三是文化弘扬工程。文化也是资源,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已得到认同,问题是对开发利用这一资源的紧迫性和重要认识不足,措施不到位,文化资源浪费严重,我们当务之急的是如何搞好挖掘、整理、研究、宣传,加大文化对经济的渗透,文化与其他资源的重组。从全国其他地方的情况看,对当地特色文化的挖掘作用可以说是用心良苦,有“竹文化”、“水文化”、“荔枝文化”、“槟榔文化”、“桔文化”、“鬼文化”,有的确实起到很好的作用,在这一方面,桑植康华粽叶开发有限公司利用的较好,该公司董事长彭澧康以打好屈原牌,大力宣传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确保粽叶产品迅速占领国内外市场,公司也得到迅猛发展。
四是旅游基地工程。桑植旅游资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上的知名度是很高的;有的距今2.1亿年的“无牙芙蓉恐龙”,被人们誉为“恐龙之父”,有中国特色的世界著名观赏植物—珙桐群落,就分布在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被世界溶洞学会专家誉为“亚洲第一洞”的九天洞,共和国开国元勋贺龙元帅的故居—洪家关乡等等,这些可以与张家界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加大旅游基础工程建设。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可全面推进桑植经济的发展。
中国社会,正在进行一场深刻而艰难的社会转型运动,我国从传统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向现代化市场经济转轨,意味着要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个过程中处处都会感受到文化转型的萌动和必要。因为要有全新的经济体制,就必须要有全新的文化机制与之相支持,否则,一切经济改革和社会变革都不可能真正到位,一切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成果都不可能得到巩固,因此,桑植经济要发展,必须从科学的规律上去探索经济和民族文化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协调发展,探索协调发展的理论、战略和模式,以指导桑植经济的建设。
参考文献:
⑴湖南省地方志编的《湖南省志·民族志》
⑵桑植民委、县政协文史委合编的《桑植少数民族》
⑶何其雄撰写的《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文化名县》
⑷焦锦淼主编的《WTO与中国文化》
⑸李忠诚著《科技进步与土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⑹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
⑺赵杨,近年来我国民族文化资源保护问题研究综述[5],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
⑻论民族文化遗产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立法保护[5]学术探索,2001(2)
⑼高红艳,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
⑽桑植县县志,桑植县地方志编写委员会.
本文 陈佐博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chenzuo.net/post/149.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